抗震框架节点锚固性能试验摘要:本试验针对建筑钢结构抗震框架节点的锚固性能开展系统性检测,核心研究对象为梁柱连接区域锚固组件在循环荷载下的力学响应。重点考察锚栓抗拔承载力、节点域变形恢复能力及耗能特性三项关键指标,通过准静态加载模拟地震作用,获取屈服位移、极限承载力、刚度退化系数等核心参数,为节点抗震设计提供数据支撑。
参考周期:常规试验7-15工作日,加急试验5个工作日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。
力学性能:
1.机械锚栓:碳钢8.8级~10.9级锚栓,重点检测扩孔型与化学粘结型锚栓在高应力幅下的抗疲劳性能
2.焊接节点板:Q345B~Q460C材质端板,检测开孔削弱区域在反复弯矩作用下的应力集中系数
3.钢筋混凝土节点:C40~C60混凝土核心区,监测约束箍筋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提升率
4.复合锚固系统:钢板-混凝土组合锚座,验证栓钉剪力连接件与锚栓协同工作系数
5.高强灌浆料:80MPa级无收缩灌浆材料,检测与基材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
6.屈曲约束支撑:BRB核心单元连接节点,测定低周疲劳寿命与位移累积损伤指数
7.预制混凝土节点:湿式连接套筒灌浆锚固,检验灌浆饱满度与钢筋锚固可靠性
8.钢结构梁柱连接:狗骨式削弱型节点,量化塑性铰区转动能力与刚度退化速率
9.纤维增强复合材料:CFRP加固节点,评估界面剥离应力与锚固效率系数
10.防松紧固组件:双螺母防松系统,测定地震动作用下的预紧力损失率
国际标准:
1.电液伺服作动器:MTS243.50型(±500kN,行程±150mm,频率0.01-5Hz)
2.三维数字图像系统:DIC非接触应变测量系统(分辨率0.01像素,采样率1000fps)
3.光纤光栅传感器:FBG应变采集仪(波长范围1520-1570nm,精度±1με)
4.高精度扭矩扳手:NORBARTCE15(量程15-150Nm,精度±1%)
5.超声波探伤仪:OLYMPUSEPOCH650(频率0.5-15MHz,A扫描分辨率0.1mm)
6.静态应变采集仪:DH3816分布式系统(128通道,应变范围±30000με)
7.裂缝观测仪:DJCK-40裂缝测宽仪(量程0.02-8.00mm,放大倍数40X)
8.激光位移传感器:KEYENCELK-G5000(测量距离500mm,精度±0.02%)
9.液压加载框架:自反力门式架(竖向承载力3000kN,水平向2000kN)
10.红外热像仪:FLIRT1020(热灵敏度≤0.03℃,空间分辨率1024×768)
11.电液伺服泵站:MOOGD633(流量80L/min,压力21MPa)
12.数据采集系统:NIPXIe-1082(采样率1MS/s/ch,24位分辨率)
13.腐蚀试验箱:复合盐雾箱(温度范围-40℃~+60℃,盐雾沉降率1.5ml/h)
14.高频疲劳机:INSTRON8802(动态载荷±250kN,频率300Hz)
15.混凝土取芯机:HILTIDD120(钻深400mm,直径50-150mm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CNAS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中析抗震框架节点锚固性能试验 - 由于篇幅有限,仅展示部分项目,如需咨询详细检测项目,请咨询在线工程师